
近日,在中國石油遼河油田沈陽采油廠的前34-46井現場,干部員工緊張忙碌整體注塑抽油桿施工作業,實施后有望大幅改善管桿偏磨難題,降低檢泵作業頻次,提高生產時率。2020年,遼河油田檢泵工作量同比減少831井次,檢泵率降低7.3%,效果顯著。
加強抽油泵管理源頭提效降本。以往,油田公司常規抽油泵根據國標進行整體采購,技術指標相對寬泛。而今,油田公司業務管理部門根據遼河特點,重新規范了抽油泵采購技術標準,針對不同油品、不同開發方式的舉升特點,對抽油泵的材質、間隙等技術指標進行了“私人訂制”,抽油泵的采購與使用更加符合遼河實際。沈陽采油廠沈67塊全面推廣排沉砂抽油泵,有效解決油藏出細粉砂問題,檢泵工作量同比減少35井次。
規范防偏磨技術拓展降本空間。油田公司由于定向井較多,井斜大,管桿偏磨情況較為嚴重,原有的舉升防偏磨技術種類繁多,型號不一,防偏磨效果參差不齊。對此,采油工程技術部牽頭,結合現有防偏磨技術特點和應用效果,形成了《油田公司抽油桿扶正器技術規范》,明確抽油桿扶正器的種類、結構、材質、尺寸規格和應用條件,使用效果差、不規范的扶正器被全部取締。目前油田公司形成了以整體注塑抽油桿為主體的防偏磨技術系列,加工制造成本更低,防偏磨效果更好。茨采牛74塊應用了55井次,檢泵周期延長至1272.6天,減少檢泵作業186井次,節約作業費用近900萬元。
延長檢泵周期示范工程破解瓶頸難題。近年來,針對檢泵頻繁的疑難區塊,油田公司持續開展延長檢泵周期示范工程,對桿、管、泵以及舉升輔助配套工藝進行整體優化,統一編制治理方案,優化技術路線,突出效果和性價比,定期總結分析,重復檢泵工作量減少378口,年檢泵2次以上井減少75%。特油公司結合開發進程,打破稠油熱采開發慣性思維,對管、桿、泵全面轉型優化,年減少檢泵105井次,盤活隔熱管等資產2860萬元。
推行采油作業區效益對標生產模式。2020年初,油田公司優選15個采油作業區建設效益對標管理示范,注重業財融合,以產量和效益為核心,明確單標單耗指標,細分成本構成,強化過程管控,全年超產油氣當量8.41萬噸,基本運行費節約1.36億元。曙采采油作業三區通過合理優化簡化作業工序,強化施工質量管控,全年節約作業費用3206萬元,平均單井作業費用由5.7萬元降至3.4萬元,降低四成。
(責編:湯龍、那其灼)